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图片新闻 > 详细内容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在云浮市举行

会场图片

本站讯 610日,由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云浮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在云浮市举行。云浮市委书记卢荣春,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郭跃文,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徐晓霞,出席会议并致辞。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丁晋清主持会议。

卢荣春在会上致辞

卢荣春在致辞中说,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近年来,云浮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突出探索符合云浮实际的绿色发展路径、突出巩固拓展云浮生态优势的核心竞争力、突出一体谋划推动园区经济、镇域经济、资源经济打造绿色发展引擎,不折不扣推动党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在云浮贯彻落实,绘就了一幅高颜值生态与高质量发展交相辉映的“云浮图景”。直面新时代、迈向新征程,云浮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资源禀赋,聚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攻坚发力,坚定不移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擘画“绿色蓝图”;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绿色动能”;坚定不移推进生态高效能治理,持续完善“绿色制度”;坚定不移创造人民高品质生活,共同打造“绿色家园”,奋力把云浮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美丽后花园。

郭跃文在会上致辞

郭跃文在致辞中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人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重大理论成果,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鲜明的理论品格,即坚定的人民性、深刻的科学性、强烈的实践性、完备的系统性、鲜明的时代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中华大地引发的生态蝶变,生动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超越了西方现代环境理论和现代化道路,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广东是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优等生”,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与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显著成效,有力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研究阐释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在夯实基础、细化解析、跨学科攻关上下功夫,持续深入地开展研究阐释,产出更多具有国家水准、体现广东风格的精品力作,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学术支持。

徐晓霞在会上致辞

徐晓霞在致辞中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新视野、新认识、新理念赋予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新的时代内涵,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必须始终坚持的政治原则和政治规矩,是奋进新征程、推动广东生态环境保护再创新辉煌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力量所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锚定建设美丽广东目标任务,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走稳走实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打造美丽中国的广东样板。

丁晋清主持会议

丁晋清在会议总结中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这一科学理论,进一步将其转化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物质力量,既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和实际工作者的生动实践,也需要社科工作者潜心研究、久久为功。本次研讨会是一场学术的盛会、思想的盛宴,专家学者们聚焦主题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取得了丰硕理论成果,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守正与创新相结合的特点。学术界、实际工作部门和媒体朋友要及时跟踪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阐释和宣传,加强跨部门交流合作,在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理化、体系化、大众化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更好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参会人员合影

来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和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省社会科学院、省委党校、省委党史研究室、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近30位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发展、丰富内涵、理论特征、精髓要义、原创贡献、实践要求以及广东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程与成就、经验与启示等问题踊跃发言,展开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生态环境系统的专家学者,优秀论文作者,以及中央、省内重要媒体代表140余人通过线下和线上方式参加了研讨会。

(文/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办公室)